歐洲一直是減排先鋒,已有捷豹、沃爾沃等多家歐洲汽車品牌宣佈未來將只銷售純電動汽車
中汽協數據顯示,2021年1至2月,德系乘用車在中國汽車市場份額僅領先日系乘用車0.2個百分點
大眾集團計劃推出標準電芯,2023年量產。到2030年,大眾汽車集團將有80%的車型裝載標準電芯,實現規模效應
建設換電站是重資產模式,本來不具有經濟性,“車電分離”打開了商業模式想象空間,電池可作為資產運營
科創板開板至今,累計受理企業540家,每年審核淘汰率始終在17%。項目主動撤回有多方面因素
目前乘用車消費主要由豪華車以及新能源汽車拉動,數據顯示,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8個月刷新當月紀錄
重卡與轎車不同,空載和滿載時重量差異巨大,對車速和車輛控制要求很高
與傳統內燃航空發動機相比,電動力系統結構簡單,但要運用到航空領域,需滿足苛刻的技術標準
高估值科技股近期陷入震盪,蘋果、亞馬遜、Facebook等公司股價下跌趨勢明顯
何小鵬稱,公司計劃在2021年下半年推出搭載激光雷達的第三款電動車型,並在第四季度對外交付
設計自動駕駛專屬保險障礙在於責任承擔主體尚未明確,且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及運營數據共享不足
二手車可滿足不同城市消費需求,取消限遷,可以讓更多二手車車源進入市場
瑞銀認為,電池部分有望在五年內降低近一半,至2025年,電動汽車和燃油車購買價格預計持平
生態環境部人士判斷,2020年退役動力電池約20萬噸,預計到2025年,累計退役量將達73萬噸
王鳳英稱,從銷量數據看,當前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受政策導向嚴重,產業健康、自主發展能力偏弱
高端三元鋰電池供不應求,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,降本空間有限,選用磷酸鐵鋰電池的車型會逐漸增多
李書福稱,目前實行的鐵路運輸行業標準是基於數十年前的市場環境制定,對鋰電池運輸嚴加禁止影響了新能源汽車出口
蔚來汽車2020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56億元人民幣,同比減少50.8%
公司預計未來三年內,研發費用將達到每年60億元人民幣(10億美元)。其中,預計超過一半用於自動駕駛
上海計劃,到2025年,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要超過120萬輛,產值突破3500億元
Joby Aviation將出現在Uber的App中,這將大大減少Joby Aviation的獲客成本,併為用户提供更多出行方式選擇
此前沃爾沃與吉利汽車有意組建集團公司,但最新合併方案中,雙方稱,仍保持現有獨立公司架構
李想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預測比其他機構和企業更加激進。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認為,傳統汽車和電動汽車還會共存相當長時間
長城汽車方面稱,子公司毫末智行主打自動駕駛乘用車和無人配送車兩條商業化路線
此前小米已經在探索車聯網和車載系統服務;除小米外,華為、蘋果也在切入汽車業務